杜邦在去年7月起,进行了一项针对全球范围内企业高层的运营风险管理调研,旨在衡量各行各业在运营风险管理(ORM)上的成熟度。参与调研的逾百家企业的受访者中,超过60%都在全球性公司中担任业务部门执行总监至CEO级别职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更有四分之一的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其中20%的受访者来自中国的企业,业务涉及石油、化工和汽车制造等。
运营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公司高管来说是毋庸置疑的。受访者认为,如果企业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有效管理公司内部风险的话,对于持续正常运营则会构成威胁;领导层与员工之间对于风险管理认知的严重脱节、步调不一,也极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亏损。然而,调研结果却显示,运营风险管理在企业的落实程度却与高管们的认知相去甚远。超过90%高管们认为风险管控十分重要,但仅有38%的管理者真正在公司运营中落实它。
风险控制与成本控制的迷思
多数受访者反馈他们企业业务投资的主要驱动来自“实现企业经济目标、满足法律监管合规性要求”等两个方面因素。有55%的受访者表示财务风险、安全健康、工作环境、并购以及合法合规问题是企业董事会议讨论次数最多的话题。但也有44%的受访者反映,资产完整性、承包商管理、工艺安全与供应链相关的话题,是董事会议讨论次数较少的话题。
杜邦分析师指出:明明每个人都知道健康的生活方式、安全第一的行为、规律的健康检查至关重要,但是却一再把KPI、社交以及攒钱在实际操作中的重要性排在前位。尤其在经济目标压力大的情况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对于预防性的风险管理都持“赌运气”的态度。然而大数据显示,运气似乎不是那么慷慨。
油价下跌成事故高发期
调研显示:研究机构Marsh研究了1974年至2015年间石油石化行业所遭受的百大损失事故,发现油价的波动与生产事故存在共性——每次油价下跌,就会遭遇一个事故高发期。比如2015年油价暴跌,全球100大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金额超过330亿美元,平均每起事故损失超过1.3亿美元。而这100大事故的发生地涵盖了炼油、石化、天然气、终端用户、经销及上游企业。
众所周知,原油与全球经济关系紧密,当全球经济持续繁荣,原油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反之就会减少。2015年的国际原油价格连续暴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持续处于严重的供过于求状态,以及有关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暗淡的预期导致了需求不振。
据分析:由于油价过低、经济态势欠佳,企业将注意力放在了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上,风险控制的受重视程度被极大地大弱化。这就像个人面临经济压力的时候会将健康让位于节省开支、拼命挣钱。但“赌运气失败”发生安全事故后,直接损失和善后代价则会让企业愈发雪上加霜。
事前预防高于事后治疗
“预防大于治疗”,这是杜邦可持续解决方案的明智之策。
调研分析师指出,公司面临的风险呈多样性,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均不一,杜邦可持续解决方案提倡采取“差异化风险管理方法”,以识别潜在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如果风险程度较高,则显而易见需要采取更多保护层和详尽的防护方案,以确保公司根据所处行业和所经营业务的特定风险状况合理分配工作和资源,达到理想的最终状态预期效果,从而确保投资价值。
调研报告形象地说,这与美式医疗保险的理念非常相近。虽然美国看病难、看病贵,但对于健康检查、疫苗注射等预防性治疗却是非常方便和实惠的。真正麻烦和昂贵的是治病,这就要求人们要格外重视体检和对疾病的预防,不要等病来如山倒时才去约诊,而是要对自己的高危风险有所了解。
就如杜邦可持续解决方案会帮助公司确定风险阈值,确定了风险阈值后,则需要制定出风险管理框架,明确适当的管控机制(包括工艺和管理)、组织架构、公司标准和可以测量先行指标和滞后指标的监控系统。
杜邦独特的风险运营管理
杜邦的实践经验表明,专注于管理和降低风险比仅仅推动系统或程序的合规性更为有效。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公司应该采取一种真正的系统性运营风险管理方法,利用工作场所文化、领导力、技术改进和标准、能力发展以及可测量的强有力管理工艺进行强化。
目前,杜邦研发的独特且久经验证的系统性管理模式已经帮助众多行业领先企业管理运营风险,包括一些高危风险企业。例如,沙特阿拉伯唯一一家原油生产商——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原油公司 Luberef,它为超过15 个国家和公司供应原油。在对Luberef工厂进行全面评估后,杜邦可持续解决方案事业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运营风险管理的22个要素,落实到Luberef的每个团队。Luberef的高层团队亲自领导所有安全项目,定期参加安全访查和审核。推动Luberef的安全文化变革,使安全成为员工KPI考核、正式评估和工作计划的一个方面。例如,至2014年11月,国际原油价格虽连续暴跌6个月,但公司两处主要设施都实现了700万工时零事故的运营成就。至同年 12月,总体工艺安全事故率下降75%,员工和承包商的总体可记录事故率降低100%。此外,环境事故率和总体职业健康事故率实现“零发生”,Luberef工厂的机械有效性达到98%。
在中国,杜邦可持续解决方案事业部为的中化集团化工板块旗下28家企业构建了全面运营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安全管理强效升级。五年来,各级领导改变以往的管理方式,管理层带头关注安全和风险、实施安全行动,从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管理。一线员工参与到安全管理当中,员工安全行为比例从30%提高至70%。截至2017今年12月,员工的总体可记录事故率降低85%,设备计划性维修率从50%提升到80%,设备运行更加稳定,企业的运营管理风险得到了有效的管控。
运营风险管理就是帮助企业未雨绸缪,梳理出所有可能的风险并防患于未然。至于“赌运气”,则是对自我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放弃。在这次全球调研中,尽管只有三分之一的高管确定他们企业运营风险管理流程存在显著问题和差距,但值得庆幸的是,绝大多数高管们已经意识到管理层的领导力和企业文化对于有效管控运营风险有直接影响。企业应将业务绩效、风险认知和企业文化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管理运营风险和提高业绩。
“杜邦一体化运用管理体系” 整合了“核心管理流程”、“技术模型”、“能力引擎”、“意识和行为”四个企业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这是杜邦基业常青的秘诀之一,它利用企业文化、领导力、技术改进和标准、能力发展以及强有力管理流程进行系统性的管理,才能让企业最终实现其业务目标。该“体系”可以运用到企业安全、健康和环境、资产及风险管理、供应链及持续改进等运营管理的各个领域。
【责任编辑/选稿人:海燕】